| 廣告聯系 | 簡體版 | 手機版 | 微信 | 微博 | 搜索:
歡迎您 游客 | 登錄 | 免費注冊 | 忘記了密碼 |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

首頁

新聞資訊

論壇

溫哥華地產

大溫餐館點評

溫哥華汽車

溫哥華教育

黃頁/二手

旅游

釋30萬兵權 毛周聯手 史上最密集"策反"

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1949 年,中國大陸政權更替前夕,國共之間的軍事力量雖然已趨於懸殊,但真正決定南方戰局節奏的,是華中最高統帥白崇禧。毛澤東周恩來十分清楚:只要白崇禧不倒、白系軍不降,長江以南的戰線就無法迅速結束。中共深知,只要白崇禧不屈服,華中華南就不存在“兵不血刃”的“和平接收”。因此,從武漢到衡陽,從廣東到廣西,周恩來親自統籌了一場史上最密集的“策反行動”,而白崇禧的回應可謂中華民國國軍軍魂之最慷慨宣言。


白崇禧為何成為中共眼中“最值得策反”的主將?

北平的傅作義已經投共;陳誠部隊在東南方向疲弱;杜聿明在淮海兵敗被俘;蔣介石親自指揮的重兵尚未能整理重組。唯有白崇禧——保存最完整的華中、華南指揮系統,手下仍有數十萬南方部隊殘存實力,白系軍有完整軍統系統、作戰紀律強、士氣未潰,若堅守湖南、廣西,中共恐須多付出數十萬軍力。


此外,白崇禧是“戰略家”,與美方、東南各省都有可動用的政治資源。中共希望借白崇禧的名望、軍威、統戰影響力,以“和平解放”姿態奪下南方大城,掩飾其暴力奪權篡政的陰謀詭計。毛澤東還稱“能策反白崇禧,比打一百萬林彪軍還省事。”因此,1949 年的中共是把所有政治籌碼都押在“策反白崇禧”上。

為統戰開最大支票 毛澤東提30萬軍權承諾

周恩來指揮的密使系統,從3月起一路跟隨白崇禧的撤退方向,形成史上少有的“行軍式策反”。密使來源包括:中共在國軍中的潛伏者、湖南湖北廣東地下黨、與白有私交的民間賢達、與桂系關系密切的地方力量,他們帶來的口信非常一致,顯示是由中共高層的統一口徑,內容主要是:“白公軍功赫赫,若能起義,中央願以30萬國防軍相授。”這是毛澤東一生提出的最大軍權承諾,比對傅作義、龍雲等人的“起義談判”更誇張十倍。

因此,1949 年春夏秋三季,中共展開了一場史無前例、跨越四省的政治陰影工程——策反白崇禧,其間歷經:

1.1949 年 3~5 月 武漢長沙密使行動

周恩來統籌的密使小組,於 1949 年 3 月從武漢開始行動。當時白崇禧正在漢口布置華中戰區與政治善後。密使透過舊識帶來周恩來的話:“白公功高,若能和平建國,新中國願授兵權三十萬。”這是中共極少使用的巨大政治承諾。這也等於是給出“統戰條件中的天價支票”。白崇禧聽完後,只淡淡說:“共產黨言不可信。”

5 月白崇禧退至長沙。地下黨勢力更活躍,密使在長沙城郊與白崇禧軍政幕僚秘密接觸,再次轉述:“白公共誠治軍,‘新中國’仍願給白公同等軍權。”白崇禧的回答是:“白某雖敗,不肯為匪所用。”密使無功而返。 因此,第一次策反宣告失敗。


2.1949 年 7~8 月 湖南祁陽青樹坪激戰

中共采取策反與戰爭同步進行式。7月,林彪四野追擊。白崇禧選擇在湖南祁陽、青樹坪一帶布陣,展開他生涯最後一次經典戰役——青樹坪之戰。1949 年 7 月下旬白崇禧利用山谷地形與河道阻隔,命令部隊:“敵強我避,敵疲我擊。”

林彪前鋒遭伏擊損失慘重,是四野南下唯一一次真正被擊破的局部戰斗。戰後,白崇禧在祁陽城外對部隊說:“我們能退,但要退得有骨氣。我們能打,便打得光明正大。”

同時,中共密使也追到祁陽附近,再次提出誘降——但白崇禧根本不屑與之會面。這段時間,策反行動與激戰同時進行,更突顯中共對白崇禧的“急迫”。


3.1949 年 9~10 月 衡陽撤退廣東壓力

白崇禧退守衡陽、零陵後,周恩來透過湖南知名人士再次送上條件:“白若願意‘起義’,南方一切軍政照舊。”白崇禧只回復一句:“自古漢賊不兩立。”——震碎了中共所有幻想。

4.1949 年 10~12 月 廣西柳州桂林最後斡旋

李宗仁與白崇禧在桂林、柳州一帶開會,中共密使再次利用“和平談判”名義靠近。此時毛澤東還對密使下最後命令:“只要白願意倒戈,一切可談。”但白崇禧的態度未曾動搖:“退亦要保持軍魂,最後一兵一卒不投共。”

周恩來仍不死心,透過中間人再帶口信:“白若願意和平,中央保證軍權不動。白公高才,可封‘新中國’之名將。”白崇禧的回復震動全場:“自古漢賊不兩立!”


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     無評論不新聞,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
上一頁12下一頁
注:
  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,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!
  • 在此頁閱讀全文
    猜您喜歡:
    您可能也喜歡:
    我來說兩句:
    評論:
    安全校驗碼:
  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Terms & Conditions    Privacy Policy    Political ADs    Activities Agreement    Contact Us    Sitemap    

  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

    頁面生成: 0.0333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.0018 秒